□ 通讯员 李少军
顺荡是云龙县白石镇的一个村,也是云龙古代八大盐井中的一个遗村,“国保”即国家级文物?;さノ?。顺荡梵文碑火葬墓群、顺荡彩凤桥、顺荡藤桥三个国家级文物?;さノ辉谕桓龃?,在大理实属罕见。顺荡井千年卤水也是一大奇观。
千年流淌的卤水
云龙古代有八大盐井,如今只能在诺邓井、师井、顺荡井见到卤水了,顺荡井被列为省级文物?;さノ?。
《云南通志.盐务考》记载,诺邓井开发于汉代,紧随其后开发的就是顺荡井。明洪武十五年十一月,云南设立盐课提举司四处,云龙就在其中,顺荡井设盐课司。顺荡井早在明代前就具备了一定的产盐规模,百余户居民主要靠煮盐谋生,村中有正井、洗锅井、天生井、祭天井等7个盐井,开40多灶,每斤卤水可熬盐三两三钱,所产食盐质量较好,最多时年产食盐9万多斤,年交盐课费银2828两,遇上闰月还要加课。
顺荡井兴盛时期,村民主要靠煮盐、卖盐等商业活动生活,千年流淌的那股卤水成了历史的见证。
梵文碑火葬墓群
顺荡井的居民圴为白族,白族一般实行土葬,而顺荡古代就实行过火葬,村内明代的梵文碑火葬墓群,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境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一处佛教密宗文化遗址,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?;さノ?。
顺荡梵文碑最早出现时间为明永乐六年(公元1408年),最晚出现的碑文为明万历元年(1573年),时间跨度为165年,共有火葬墓上百冢,现已发掘出梵文碑85块,梵文经幢7座,碑块和经幢全部选用当地的红砂石做成,大小不一,最大者通长1.66米、宽0.56米。左边行为立碑年月日时,最两侧刻有童子、鱼、伞、宝瓶、海螺等“佛八宝”图案,碑额呈半圆形,正中刻尊胜佛母坐在须弥莲花座上,碑块上还刻有符咒,意为吉祥之所集。
顺荡梵文碑火葬墓群国内罕见,成为研究白族文化不可多得的物证。
小桥流水的村庄
云龙沘江古桥梁群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?;さノ?,顺荡境内的彩凤桥、藤桥就是其中的“成员”之一。
顺荡古村地处沘江上游,在与外界长期交往中,村民们建造了不少的桥梁,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彩凤桥和藤桥。彩凤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,清代多次进行维修,桥全长39米,宽4.7米,净跨27米,是一座典型的伸臂式单孔覆瓦木梁桥。顺荡藤桥已消失多年,2017被恢复重建,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顺荡村昔日的繁荣已不复存在,村民依旧守护着“国保”,守护着有小桥、流水、人家的家园。